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行业动态    给特朗普当翻译到底有多难!? ​网友惊叹:太南了……

给特朗普当翻译到底有多难!? ​网友惊叹:太南了……

阅读量:3709685 2019-10-23


最近一位在白宫给特朗普做翻译的译员,她一脸懵圈的表情突然上了热搜……
当时,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会见意大利总统塞尔焦?马塔雷拉并举行新闻发布会,然而他身后的女翻译却凭借不断变化的面部表情包迅速抢镜。

因为在工作期间,特朗普多次发挥他“语惊四座”的技能,让人有点摸不着头脑,比如声称美国与意大利之间的渊源可以追溯数千年到古罗马时代…… 
Mashable网站是这样描述现场的↓ 
The president's rants threw the translator for a loop, forcing her to contort her face as she struggled to reframe his half-baked sentences into intelligible Italian. As the meeting wore on, she only became more astonished. 
这位总统夸夸其谈把翻译都惊呆了,她尽力把特朗普乱糟糟的语句重新组织成易懂的意大利语,急得脸都走样了。随着会议的进行,她看起来愈发惊讶。


仿佛看到了在做英语听力的自己

现场的视频可以看这里:

网友们纷纷感叹这位译员的不容易……


而对于做特朗普的翻译有多难,英国《卫报》网站早有报道:“给特朗普做翻译:被总统毫无逻辑的语言难倒“

“翻译们描述尽力为国际听众解决特朗普说话的独特方式:‘我们试图搞懂内容大意,但是这也太语无伦次了。’
” 文章称,当全世界的翻译都开始习惯让别人明白特朗普总统频繁支离破碎的英语时,大家也算是一同松了口气。 There must have been a similar sense of relief among the world’s interpreters, who have grown accustomed to making sense of the president’s frequent mangling of the English language. 
在为领导人做翻译时,译员们抓破头想方设法弄明白特朗普到底要说什么,而他的话即便是母语是英语的人也觉得困惑不解。 Interactions with world leaders have left interpreters scratching their heads about how to communicate what Trump is trying to say, when his speech baffles even native English speakers.
心疼这位译员三秒
作为翻译,经常要做的事就是在领导的身边负责“传话”,那给美国总统当翻译又是怎样一种体验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下吧~
据美国翻译处(Office of Language Services)主页显示,目前美国国务院拥有约1700名口译员、300名笔译员,他们所翻译的语种和工作任务各不相同,也包括为总统翻译。
已经做过7任总统口译员的翻译处主管奥布斯特(Harry Obst)介绍,想要入职美国国务院翻译处,语言能力考试自不用说,还必须经过严格的身份审查。 
翻译员的背景资料会被递交到美国外交安全局(Bureau of Diplomatic Security)审核,确保该人员不隶属于恐怖组织以及没有任何不良记录,这一过程至少耗时3个月,而如果要入职白宫等更高保密级别的翻译岗位,审查将更加严格。
要做总统翻译?先把百科全书背下来吧
想要入职美国国务院翻译处已经很难了,做总统翻译的难度就更不用说了。即使你精通多种语言、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也不一定hold住。
在美国总统与国外领导人会晤之前,总统翻译不仅需要熟知会晤对象的资料和双方此前的会晤经历,还要掌握各方面常识。
翻译处主管奥布斯特说,你能想到的学科都要有所了解,因为国家领导人之间的谈话走向真的无法控制,从核潜艇到农业生产,从政治条约到海洋生物,从时尚着装到劳动力问题,你除了要知道这些领域的词汇如何翻译,还必须大致了解其中的知识点。如果你不知道飞机怎么起飞、核反应堆如何工作,那就很有可能会犯翻译错误。
而且,领导人还会经常使用俚语或者蕴含特殊含义的词汇,这就让翻译员很头疼了。 
比如美国总统会用美国橄榄球中的专业术语“Punt”(弃踢回攻)来暗喻外交政策,而欧洲领导人可能会用到足球中的“89th minute”(第89分钟)来表示事务进展的最后关头。这时候,翻译员得自己理解暗喻后通俗地解释出来,还得抓住精髓。

不过,翻译员也并不是无所不能的,不行也不必逞能。
1972年2月21日,时任美国总统尼克松首次访华,当时28岁的查斯?弗里曼(ChasFreeman)是尼克松此行的首席翻译。弗里曼回忆道,当时尼克松的私人秘书霍尔德里奇通知他要在晚宴上为总统的演讲翻译,但是不给他提供演讲稿。
他听说,演讲中还会临时加入毛泽东主席诗词的英文版本。在这种情况下,弗里曼果断拒绝执行翻译任务,最后由中方翻译代替。事后,尼克松不但没怪他,还向弗里曼道歉,承认这是过分的要求。
《大西洋周刊》评论称,做美国总统的翻译员,不仅要完成一种语言到另一种语言的转换,还是总统的“事实核查员”和“危机公关”。
做总统贴身翻译意味着,总统所能看到的机密外交文件你都能看到,那么翻译也就是总统的特别智囊团,可以在口译时提醒总统事实错误和口误。奥布斯特表示:“美国历史上,还未有翻译员泄露国家机密的情况出现。”

给特朗普做翻译,被“虐”惨了
历任美国总统不论口才如何,至少说出口的英语是规整的,然而现任总统特朗普就总是“胡言乱语”。单词、语法、句子结构他统统不放在眼里,关键还总是不按照既定的演讲稿内容说话,在此心疼翻译们30秒。
特朗普今年5月带着他的希伯来语翻译罗泽布鲁姆(Merav Rozenblum)访问沙特,结束行程后,这位翻译表示为特朗普效劳一点也没让人觉得自豪,这过程有点艰难。 
她举例,特朗普在发表演讲时说“Under my administration you see the difference — big, big beautiful difference”(我执政之后,你们会看到变化,大大的变化),按照原意翻译听起来真的不好。 
不仅是特朗普自家的翻译,国外翻译们遇上特朗普也束手无策,日本的翻译官就被“虐”得有点惨。
日本政府的同声传译抱怨,本来日语和英语的语序就存在差异,而特朗普经常话说一半就结束了,这让现场直播的翻译变得特别尴尬,也无法补救。而且,特朗普十分喜爱使用“big、great、beautiful”,这在日语中通常翻译为“よい”(yoi),这是一个表示“好”的极其广义的词语,在日语翻译原则,这一词汇要尽量避免使用。

对了,如果你对外交翻译感兴趣,可以了解下《白宫译员:口译的艺术》这本书。
作者简介:奥博斯特1932年出生在德国,1954年在德国美因茨大学主修翻译学,1957年移民美国。1965年,他正式被美国国务院聘请成为一名德语外交口译人员。他先后为7位美国总统担任翻译:林登·贝恩斯·约翰逊、理查德·尼克松、杰拉尔德·福特、吉米·卡特、罗纳德·里根、乔治·布什、比尔·克林顿。在《白宫译员:口译的艺术》一书中,奥博斯特从译员的角度对其中五位总统进行了描述:约翰逊、尼克松、福特、卡特和里根。大部分美国人并不像加拿大和欧洲那样熟悉职业口译,看完《白宫译员》后,读者就会了解口译是什么以及为何这个职业对我们社会的很多方面来说至关重要——从白宫到法院,从军事战场到医院。该书是面向大众读者的,因此作者没有使用语言学术语,而是将技术性信息融入了趣闻轶事中,很多内容此前从未公开发表过。如果你感兴趣可以找来看看喔。做翻译,真的需要一颗强大的“心脏”~
(文章转载自华南翻译市场、21世纪英文报)
文拓视野 译悦心灵
长按?识别二维码?加关注
一个专业、开放、有趣的翻译平台

在线QQ咨询,点这里

QQ咨询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