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行业动态    第六届国家帕金森病暨运动障碍学术研讨会—王晓平、Yilmaz、Tan教授专访

第六届国家帕金森病暨运动障碍学术研讨会—王晓平、Yilmaz、Tan教授专访

阅读量:3720068 2019-10-23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2019年10月11-12日期间,第六届国家帕金森病暨运动障碍学术研讨会、神经退行性(及罕见)疾病继续教育项目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同仁医院举办。会议期间,作为合作媒体,大医编有幸采访了相关专家。

王晓平教授
王晓平教授专访:威尔逊病的中国诊疗经验
大医编:王晓平教授您好!今天非常荣幸能邀请您作为大医编的特邀嘉宾接受我们的采访,我们也希望借此机会向您请教一些问题。首先,结合本次大会主题,在您的研究领域您取得了哪些研究成果或者您有什么临床见解和我们分享?
王晓平教授:谢谢大医编对我们这次会议的大力支持,同时感谢中国医学会、国际帕金森病协会的支持和帮助,当然,我们还按照国家“一带一路”的政策邀请了乌克兰、俄罗斯帕金森病相关领域的专家,还有英国、新西兰甚至德国的一些专家。我们中国在帕金森病的诊治方面也做出过突出的贡献:黄金钟提出的小剂量持续治疗方面在预防并发症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威尔逊病是我的导师带领我们在威尔逊病的诊治方面做出突出贡献,此外,英国、俄罗斯也在帕金森病的防治方面做出过突出贡献。
大医编:感谢王教授的讲解。另外,在您看来,在帕金森病防治方面,您认为未来会出现哪些新进展?
王晓平教授:大家知道,中国是帕金森病世界第一大国,有研究认为中国帕金森病患者在100万至200万之间,但是由于习主席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等管理理念,我们现在环境好转,帕金森病的发病率上升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环境改善是我们预防帕金森病的有效措施之一。
大医编:非常感谢王教授接受我们的采访,让我们对该领域有了更深的理解。我们会把您的观点传递更多的医学工作者。非常感谢!

Rezzak Yilmaz教授
Rezzak Yilmaz教授专访:经颅超声在神经退行性疾病中的应用
大医编:Rezzak Yilmaz教授您好!今天非常荣幸能邀请您作为大医编的特邀嘉宾接受我们的采访,我们也希望借此机会向您请教一些问题。首先,结合本次大会主题,在您的研究领域近期有哪些重要的研究成果值得关注,或者最近您的研究有何进展?
Rezzak Yilmaz教授:谢谢。我进行神经退行性疾病的相关研究接近五年了,我正在进行经颅超声在神经退行性疾病中的应用的相关研究。经颅超声可以无创检测血管病变、显示大脑血供状态,从而实现“中风”等脑血管疾病的可视化,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研究领域。我们正在尝试扩大经颅超声的应用范围,我们已经实现了显示甚至测量大脑的血供状态,所以经颅超声在神经退行性疾病等系列疾病中的应用范围将会越来越广,我十分看好经颅超声的发展前景。另一个我正在研究的方面是帕金森病。帕金森病是一种神经退行性疾病,患者多为老年人且患病后大多失去自理能力。我们正在研究帕金森病的进展,通过找到关键性的marker来延缓疾病进展。
大医编:感谢Rezzak Yilmaz教授的讲解。另外,在帕金森病防治方面,您认为未来会出现哪些新进展?
Rezzak Yilmaz教授:事实上,帕金森病已经有了较好的治疗措施。困扰我们的是帕金森病的发病机制和帕金森病的发展过程,我们也正在进行相关的研究,而如果这两方面有了进展这对我们早期诊断帕金森病、延缓帕金森病患者病情进展具有重要意义。虽然目前还没有明确的发病机制和进展过程,但我们正在进行探究,我相信在未来我们能延缓帕金森病的进展甚至阻止帕金森病的发生。
大医编:非常感谢Rezzak Yilmaz教授接受我们的采访,让我们对该领域有了更深的理解。我们会把您的观点传递给更多的医疗工作者,非常感谢您!

Louis Tan教授
Louis Tan教授专访:干细胞研究引领帕金森病治疗新方向
大医编:Tan教授您好!非常荣幸邀请您作为特邀嘉宾参加本次大会,我们也想借此机会请教您一些问题。结合本次大会的主题,您能否介绍一下您研究领域的最新进展?
Tan教授:我们在新加坡进行了很多帕金森病相关的研究,包括帕金森病的病因、危险因素以及影响疾病进展的因素。我们发现部分帕金森病患者进展较其他患者更为迅速,在行走、平衡、记忆等方面症状更为严重。因此我们想探究有哪些因素可以延缓疾病加重,通过改变这些因素,我们希望将病情控制在早期阶段,保留患者的运动功能。
    我们在新加坡国家神经科学研究所进行的另一个新研究方向是干细胞在帕金森病治疗中的作用。如果可以让干细胞分泌更多多巴胺,或许可以改善患者症状。
大医编:非常感谢Louis Tan教授接受我们的采访,让我们对该领域有了更深的理解,我们会将医学前沿的进展分享给医学同行。再次感谢您。

—END—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文字:Licia
编辑:Terrell

在线QQ咨询,点这里

QQ咨询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