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理解钢琴弹奏中的低触键?
低触键(贴键),既手指用不着举起,只需贴着琴键自然落下即可。这种方法演奏声音柔和抒情,多用于演奏抒情优美的、速度较慢的乐曲、旋律性较强、长的连奏性的片断。像车尔尼599中的第71条,和巴赫的很多练习曲和乐曲,都应采用这样的触键方法。贴键的训练能锻炼手指的能力;要做到对手指力度更好的控制,手指必须改变触键高度。举一个很简单的了例子:用手推门比用脚踢门更好控制开门的过程。音色的好坏与否取决于手指力度的控制,手指贴键弹奏就是为了更好的控制手指触键的力度。钢琴演奏中有大量的连奏,主要用于抒情性的歌唱旋律、圆滑连贯的音型、流畅的旋律等,它的音色特点是圆润连贯、柔和抒情。手指触键的高度对于手指下键力度有积极意义。连奏不需要过大的力度,因此手指应保持贴键的方式触键来保证更好的控制音色。贴键练习的另一锻炼目的是提高手指的跑动速度。手指跑动速度与手指动作的大小密切相关。手指离键过高,手指的行程也就越长,需要的时间也就越多。多余的动作会浪费时间。手指贴键能保证动作的最简洁化。所需的时间和能量的消耗都是最少的。这种方法比较难于掌握,不适应初学者学习,自然落下的动作看起来很容易,但做起来不好把握,往往不能很好地把握具有很强的连的感觉。
贴键练习的锻炼目的是提高手指的跑动速度。手指跑动速度与手指动作的大小密切相关。手指离键过高,手指的行程也就越长,需要的时间也就越多。多余的动作会浪费时间。手指贴键能保证动作的最简洁化。所需的时间和能量的消耗都是最少的。 《哈农钢琴练指法》的前30条也是很好的贴键练习,当高抬指的训练取得一定的效果2后就可以进行贴键的训练。练习时保持手背、手腕、前臂的平稳,这一点同高抬指练习一样,单独的手指练习不能借助其他力量下键。贴键练习应尽量提高速度,但前提必须是每个音清晰,音量也应平均。同跑步一样,随着手指跑动的时间加长、篇幅增多,手就会出现疲劳的感觉,随之就会出现速度减慢、音不清晰、不均匀等现象。这是训练过程中出现的正常问题,肌肉持续运动的能力(耐力)是训练出来的,当手感到疲劳时锻炼坚持的能力,提高肌肉的耐力。
弹钢琴正确的姿势与触键
钢琴的六大触键技巧
钢琴触键技巧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没有足够的演奏技巧就不可能更富有感情地去表达音乐。在钢琴艺术中,美妙悦耳的声音与手触键时使用力量的来源、力度的支配、触键的方法有着直接的关系。看到有很多人初学钢琴或者是技巧根本没有达到一定层次的时候,却在一味的追求演奏的速度、和讨论如何更好的去表达音乐,这样感觉没太大的必要了。
钢琴的触键和演奏技巧非常之多,我这里引用几个常用的技巧练习方法,也是不同的老师提出的为了提高触键和表演弹奏时技巧的关键。
1
音阶
音阶分二十四个大小调音阶(小调音阶这里就特指常用的和声小调音阶)和半音阶。二十四个大小调音阶是非常重要也是非常有用的,别看他简单,但是要弹好却是要下很长时间,努力刻苦练习才能达到要求的。不难看出,在很多大型奏鸣曲、乐曲、协奏曲中都会在很多地方出现。如果二十四个大小调的音阶都练得非常好,表现起来应该就不是难事了。 弹奏音阶要注意的是让所有的音出来的声音都要一样,不能忽轻忽重,练习时一定要加强注意手指的控制能力,如果弹音阶的时候还有的重有的轻,控制不好力度,那么在表演肯定是不能表现出曲子的最终感情。
2
琶音
琶音也包括二十四个大小调琶音,还有属七琶音和减七琶音。这个是建立在音阶练习基础上的产物。琶音主要练习手指之间的扩张和伸缩能力,也是很重要的练习,控制手指要准确的弹好三度以外的音,同时也是手指间协调的另一种练习,同样也需要大量时间高强度的练习。钢琴曲中琶音部分也是占很大一部分的,各式各样的琶音都会频繁出现,由此可见,弹好琶音是非常有用也是非常必要。
3
轮指
这个弹法需要很高的灵活性和技巧性,需要有一定的手指控制能力才能很好的掌握轮指弹奏时的音响效果。我们常常用到的轮指有三个手指弹的,也有有四个手指弹的,在弹奏轮指的时候要有清晰的颗粒感觉,要尽量避免任何的模糊音效混的旋律成分里面。贝多芬的《献给爱丽丝》,车尔尼Op.740№7、№35中也有这样的片段,李斯特的《梅菲斯托》、《侏儒舞》也有这样的表现手法。
4
八度
关于八度,分旋律走向八度和和弦走向八度,弹奏方法,我个人感觉有两种:第一种是只用手腕的技巧;第二种是用手臂和手腕相结合,共同来完成八度弹奏。如果在弹到篇幅很长的八度旋律,比如李斯特的匈牙利舞曲第六号这个曲子,就偏重于需要手腕的技巧,手腕要非常灵活的转动带动手掌和手指;在弹到结尾那一部分八度的时候,则需要手臂的力量来带动,这样才能弹奏出气势辉煌的效果。再比如李斯特的英雄练习曲,在结尾的部分,两只手同样的八度片段,需要的是手腕和手臂的配合使用,否则比较体现出出FF的力度,曲子要求的是力度和恰倒好处的跳跃,那么就注定需要配合的力量带动才能体现出曲作者想表现的意境。
5
跳跃
跳跃有大跳跃和小跳跃。弹到这样的音的时候,我感觉就是比较机械的动作,尤其是超过八度以上的大跳,我感觉那就是考验肌肉记忆,要在练习中形成一种记忆,本能的准确的跳跃到那个琴键去,一开始要慢慢的练习,在力度和音响效果都比较满意之后,就可以慢慢加快速度,最终达到曲子要求的效果。这里要注意的是,大跳不单考验肌肉的记忆,也考验肌肉的承受力,要是跳跃的段落比较长,而在演奏中没有处理好手臂力度的控制,就会引发肌肉过度紧张,从而影响音响效果乃至音的准确性。慢练的时候一定要控制手有相同的弧度,这样加快速度以后,就不至于错音无数了。
6
和弦
和弦和范围很大,有三和弦和七和弦,跨度有五度到十度甚至更高,很多曲子里面也有左右手合起来是一个大和弦这样的情况。这个技术难点一直让很多人头疼,其实主要还是练习方法的问题,加强琶音练习的同时也做做和弦的练习,搭配进行。此外,和弦讲究的是同时进行,不管是几个音的和弦,同时弹下去都要整齐,不能一个音出了再出一个音,和弦不是波浪音。稍轻的和弦弹奏讲究轻巧、干净利落;稍重的和弦要有种金属般浑厚的声音,弹下去的同时就要把力沉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