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起,深圳将实施修改后的交通条例,更加严格的《深圳市人大常委会关于修改〈深圳经济特区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处罚条例〉的决定》。
新条例都有哪些新规定?
我们一起来看看
行人做错也要罚
酒驾电动自行车最高罚2000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vzM7c62dUbdp3DgRzUePLpIQqFeJd5kdVa99nkYnJAd9UOeianuB32aAdKg5Gvs585MVicj1SCzicgZneo54kPgsg/640?wx_fmt=jpeg)
你认为新修处罚条例
为司机设置跟行人没关系?
NO NO NO
新修条例处罚对行人也进行处罚
条例规定,“行人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关于道路通行规定的,处警告或者二十元罚款;但是在机动车道内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一百元罚款:兜售物品、散发广告或者乞讨;使用滑板、电动平衡车、旱冰鞋等工具或者设备的;其他妨碍车辆行驶的行为。违反规定进入高速公路、城市快速干道的,处二百元罚款。”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vzM7c62dUbdp3DgRzUePLpIQqFeJd5kdFO2ZzK2Rdibtn4MSQ27x07n505IXPoTjqQ0hfNx5S1wveibBsYEF86PQ/640?wx_fmt=jpeg)
当然,电动自行车也有规定
不要以为“酒驾”只有汽车才有
▼
驾驶电动自行车不注意也将被罚。条例规定,驾驶电动自行车不按交通信号、标识规定通行或者逆行的处三百元罚款。饮酒后驾驶电动自行车的,处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vzM7c62dUbdp3DgRzUePLpIQqFeJd5kdZS6jwJ8URwibU8sp27Cq10ealeMkcfMTz3oFYmb1KMFpLN3LaGg2HibQ/640?wx_fmt=jpeg)
资料图 南都记者 郑俊彬 摄
另外,条例还新增规定
驾驶机动车有下列行为之一的
将会被罚款
以前没注意的,以后别这么干了
▼
驾驶机动车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300元罚款:变更车道、转弯、靠路边临时停车前不按规定使用转向灯的;手动操作移动电话、电子设备或者有其他妨碍安全驾驶行为的等。
驾驶机动车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500元罚款:转弯车不让直行车或者其他不按规定让行的;变更车道时,一次变更到不相邻车道的等。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vzM7c62dUbdp3DgRzUePLpIQqFeJd5kd5353zE1sxmoe1oEibbV7KuvIkhVuQg3U6JIWlNRetu4UnIJSjWPsibvQ/640?wx_fmt=jpeg)
看完对驾驶者和行人的规定
我们来看看乘客有什么要注意的
不系安全带最高罚500
谁不系罚谁
机动车行驶时,机动车驾驶人和乘车人应当按规定使用安全带。驾驶人不按规定使用安全带的,对驾驶人处200元罚款;乘车人不按规定使用安全带的,对乘车人处200元罚款;营运机动车驾驶人未张贴安全带使用提示和语音提醒乘车人的,对驾驶人并处200元罚款。
如果是在高速路、城市快速干道
处罚将会更重
▼
机动车在高速公路、城市快速干道行驶时,机动车驾驶人不按规定使用安全带的,对驾驶人处500元罚款;乘车人不按规定使用安全带的,对乘车人处500元罚款;营运机动车驾驶人未张贴安全带使用提示和语音提醒乘车人的,对驾驶人并处500元罚款。
安全带是系在自己身上
关键时候可以保护生命
而不是系给交警看的
安全带不仅要系,更要正确系
▼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vzM7c62dUbdp3DgRzUePLpIQqFeJd5kdYZdJtEKF3Pv0Np1I8sMyfVjQszqpjqm0lFb8Sqh9OID07J3BCJmZDg/640?wx_fmt=jpeg)
条例还对记分有了新的规定
▼
条例规定,替代他人记分或者接受他人替代记分的,分别暂扣机动车驾驶证一个月以上六个月以下;存在金钱给付或者其他交易行为的,并处一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罚款。
组织、介绍他人实施替代记分行为的,处五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罚款;涉嫌提供虚假证言、谎报案情,影响行政执法机关依法办案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并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等。
大家都记好了吗?
最后雪儿还是要提醒大家
不抢道,不加塞
一定要遵守交规,文明出行
![](https://mmbiz.qpic.cn/mmbiz_gif/vzM7c62dUbdp3DgRzUePLpIQqFeJd5kdibdJkAqbXDhQPIjrCXh1XVvGgbQQFSbfd3Ytjn17PvyPDH0ibfqdFfVw/640?wx_fmt=gif)
信息来源:深圳大件事,南方都市报,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