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易近人
几度风雨几度秋,祖国华诞七十载。
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龙财图书馆“读书人节目”为此推出红色文字朗读专栏。我是读书人韩伟娇,今天为大家分享的是《平易近人》书中的一篇文章《中国梦》。
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都有自己的梦想。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
——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的讲话
复兴之路
2012年下半年党的十八大闭幕不久,“中国梦”这一词汇就逐渐成为网络上使用的高频词之一。这源于担任中共中央总书记不久的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的一个用语。“中国梦”一经提出,无论是在学术殿堂,还是在茶肆坊间:无论是在国内社会,还是在国际舞台,都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对此,大家既有共鸣又有高度期待。
梦,是人在睡眠时产生想象的影像、声音、思考,或者其他一些感觉,它是一种生理现象,但是也包含心理因素,因而能对艺术灵感产生一定的激发作用。正因为如此,人们把“梦”同“想”联系在一起说“梦想”时,就超越了做梦的生理现象,而成为人们对未来理想的憧憬,或者对所要达到目标的设定。
有诗人用拟人笔法表达了梦想的力量:“小草的梦想是绿遍田野山川,流水的梦想是征服沙漠戈壁,鸟儿的梦想是飞越险山恶水,大地的梦想是养育千万生灵…”人生不能没有梦想,没有了梦想人生就没有了奋斗的目标,也就没有了方向。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同样如此。习近平提出的“中国梦”,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形象表达,其中包含着“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那就是到20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2049年新中国成立100周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平易近人》节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