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曾奇峰
01
何必着急去成熟
一次,国内某著名心理治疗师在某地讲课,征服了一大批来自全国各地的从业者。这位治疗师五十岁来岁,正值男人生命中最成熟的时刻,有激情却不失稳重、才气横溢却又从容淡定,不仅学问渊博,而且人格几近完美,那似乎难以企及的作为人的境界实在令人心驰神往。
在课后小规模的宴请上,一位二十来岁的小青年满怀敬意站起来向这位心理治疗师敬酒,十二万分真诚地说:我希望早日像您一样,不仅成为一个成熟的治疗师,更重要的是成为一个成熟的男人。
岂知这位名治疗师哈哈大笑回答说:千万别,你如果不到我这个年龄就像我这样成熟,那除了说明你身体不好以外,别的什么也说明不了。
酒桌上众人愣了半晌,才明白他的意思,哄堂大笑之后,大家都把杯中酒一饮而尽。
很久以来,成熟二字几成咒语。无数青年男女言必称成熟,当然所谓成熟男女在教育年龄稍小的人时也言必称成熟。
02
真正的『 成熟 』是什么意思
成熟是一种整合的、几乎没有冲突的和谐状态。这包括身心的和谐、精神世界内部的和谐以及个体与群体的和谐。
① 先说身心的和谐
在一个人青春期之前,小胳膊、小脚加小脑袋,身体和精神世界的“总量”还不够,所以是一种幼稚的、正在勃勃生长的状态,而不是一种真正和谐的状态。
在青春期中,胳膊腿慢慢长大长长,而大脑的发育相对滞后,后者对前者的支配还不得力,所以这个年龄的孩子常常显得笨手笨脚的,显然也离和谐很远。
年长者也常常以此为把柄来“攻击”他们的不成熟;更要命的是,受年长者的暗示,青少年也对自己的状态不满意,往往实施自我攻击,并急着想超越生命的自然发展规律,于是就更加不伦不类。
② 再说精神内部的和谐
在青春期前,大脑还处在获得知识和经验的阶段,在连续不断的新的知识和经验的冲击下,和谐是不正常的,不和谐才是正常的。在青春期中,一些从前不明显的精神现象,如性的欲望,狂风暴雨式地扫荡着精神世界,每一个个体都不曾为此作好准备,所以这个阶段的不和谐可视为人生之最。
每个从那个年龄过来的人,即使到了垂垂老年,都会对那种惊心动魄的情形有刻骨铭心的记忆。
③ 最后说个体与群体的和谐
青少年阶段,实际上是一个依赖和独立激烈冲突的阶段。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他们会在二者之间徘徊。所以他们时而特立独行,时而稚嫩娇弱,跟他人的距离也是时近时远,总之是一种不和谐的状态。
青少年的这些不和谐的余波,可以冲击得很远。对有些人来说,也许一辈子都达不到和谐的成熟状态。这当然是一个遗憾。
但是,如果一个人在青春期期间就“很成熟”,极有可能的原因是他的生命机能因为先天的或者后天的原因被限定,不需要太大的精神力量就可以驾驭它,所以就容易和谐一些。前面那位著名治疗师所谓“身体不好”说的是同一个意思。
03
提前成熟,提前老去
从生命的历程来说,越是高等的、寿命长的生物,成熟期就越长。对某一个物种的个体而言,跨越式地提前成熟,几近自杀。而且,人格或者精神上的成熟多少会有点封闭的、缺乏活力的味道。
比如,一个成熟的50来岁的男人,不管对新生事物持如何开放的态度,他吸收和应用新生事物的能力,都一定比不上他20来岁的时候。
当然,最重要的是,对一个50来岁的男人说,成熟的状态来自几个方面的“天时地利”:生理的机能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大脑跟那些欲望已经相处很久,“知己知彼”,驾驭起来已经不那么麻烦;大脑本身也已经被足够的知识装备,再新的东西也新不到哪里去,不会造成太大冲击;经验积累得恰到好处,既不会太缺乏,也不会被老人式的经验所束缚;等等。
这的确是生命的最高峰,辉煌却不耀眼。
年轻人只要不走太多的弯路,到了相应的年龄,成熟是一件瓜熟蒂落的事情。对成熟的过度向往,本身就是一种不成熟,因为这包含了自己对自己的攻击:这是最青涩的生命的证据。
作家王朔曾经几乎是赌咒发誓地说:在幼稚的年龄绝不成熟!
以一个老江湖的身份说出这等话,充分证明不成熟也吃不了多大的亏。而在不该成熟的年龄成熟了,则大有逆天而行的味道,相当于自己让自己吃了大亏。
作者 | 曾奇峰
著名心理学家,武汉中德心理医院首任院长,被誉为国内精神分析届的播种机。
来源 | 曾奇峰心理工作室
插图 | 美剧《少年谢尔顿》剧照
编辑 | 林诗野
04
* 附:真自我 与 假自我 ( True Self & False Self )
临床上,引起温尼科特极大兴趣的,不是精神分析传统意义上的病理症状或性格障碍。他更关心个体主观体验的质感。例如:内在的现实感,个体的意义感,自我体验的真实感,等等。
从他的观察中,他所看到的许多病人,他们既不是被强烈冲突撕裂的人,不是被烦扰的症状折磨,也不是背负沉重抑郁和内疚的人;他看到的是那些行动或功能像个“正常人”但却感觉不到自己像个人的人。
温尼科特用“假我”来表述这种精神病理特征。这种心理病理是怎样产生的?
温尼科特将成年病人身上的“假我”和他在婴儿生命初始所观察到的母婴之间的互动变化,加以联系:这影响的关键所在不是严重的剥夺,而是母亲对婴儿的需要做出的反应的特性,是母亲对婴儿体验的“个性化”特征的响应。
他认为婴儿最初几个月体验的质量是人格发展的关键,是早期母亲提供的环境决定了后来人格的发展。
温尼科特的观点是:“假我”的障碍是“环境缺陷障碍”。“真我”与“假我”均来自于婴儿与环境的互动。
“足够好的母亲”满足婴儿的全能感,并在一定程度上理解这种需求。她反复地这样做。通过母亲对婴儿全能要求的执行,婴儿弱小的自我获得了力量,一个真实自我才开始具有生命。
一个不够好的母亲不能满足或提供给婴儿全能感,连婴儿的姿势、表情、或态度,都可能一再地被忽视和错过。相反地,母亲给出自己的姿势、表情或态度,让婴儿只好去顺从。
“在所有成为我临床工作基础的几个案例中,皆隐藏着我所说的‘真我’,只是被假性自体所掩盖了。这个‘假我’毫无疑问的是真我的一个面向。‘假我’隐藏着并且保护着‘真我’的同时,还回应了适应上的失败,并且发展一种对应于(母亲的)外在失败模式的模式。这种方式使得‘真我’不被卷入到反应中,而保持了个体的延续性。 ”
* 换句话说:“假自我”是婴儿发展出来的心理防御机制,用于保护“真自我”不必直接面对挫败感。
这种婴儿方面的顺从,是假我的最早阶段的迹象,是因为母亲对婴儿的需要无力理解而产生的。这种顺从,将导致婴儿与自己自发的、赋予生命以意义的核心保持一种隔离状态。
“虚假自体”会顺从地按照环境的需要进行活动,并建立虚假的关系。“假我”隐藏了“真我”,使其不能自然地活动。
只有真我才是自然的,能感到真实和真诚;而假我所表现的是不真实,在关系中不能真诚地表现。
* 话句话说:“假自我”是保护“真自我”的堡垒,同时,也是使“真自我”成为井底之蛙的那口井。
真我是来自躯体组织的活力和躯体功能的运转,包括心脏的运动和呼吸。它十分接近初级过程的概念,而且,在开始的时候,它本质上并不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它本身就是原始的存在。极端的假我反映了发展的失败,将引发许多严重的性格问题。
* 以上正文,摘自「 曾奇峰心理工作室 」微信公众号。
/ 延 伸 阅 读 链 接 /
《 “假自我”与“不存在感”的痛苦 》
李雪:命运,就是摧毁「 假自我 」的修行
修行,是让“假自我”这个幻觉逐渐瓦解的过程。命运,是生活的导演,它会自动安排场景。通常是摧毁性的打击。逼人了悟真相,走出假自我的幻觉。
早些年,我看到这个机制时,是挺害怕的。因为我自己是非常执着于聪明、才华…作为我的自我认同。我担心如此执着下去,如果不了悟的话,命运肯定会安排点意外来摧毁它们。
每个人都可以检视下:“我”的自我建立在哪里?是事业成功?比别人都聪明能干?还是“我”是个很能付出的好人?
如果,这些身份角色对你来说跟命一样重要,万万失去不行,那么,就可以预测:未来很可能对映着发生什么样的意外和不幸。
/ 延 伸 阅 读 链 接 /
《 要孩子懂事,是在祝他/她成为倒霉蛋 》
点击进入:初心心理社区
大 目 录 2019
赞 赏 公 众 号 编 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