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学理论
《习近平用典》接力诵读第191期:
不闻不若闻之,
闻之不若见之,
见之不若知之,
知之不若行之。
书目介绍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古典名句,是中华文化长河中历经砥砺的智慧结晶,是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经典载体。
中国共产党人历来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己任,并不断赋予优秀传统文化以新的时代内涵。人民日报广大读者普遍反映,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和文章中,闪耀着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的智慧光芒,尤其是所引用的古典名句,寓意深邃,生动传神,极具启迪意义。同时提出,在学习重要讲话(文章)过程中,受自身传统文化修养所限,对文中所用典故的历史背景缺乏认知,对其现实意义把握不准,唯恐影响对讲话(文章)精神的深刻理解。
据此,人民日报社特别组织编写《习近平用典》一书,旨在对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文章)引用典故的现实意义进行解读,对典故的背景义理进行解释,以帮助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文章)精神,准确理解习近平总书记的思想精髓。
人民日报社社长杨振武主持本书编写并作序,副总编辑卢新宁和评论部杨健、张铁、范正伟、詹勇、李拯等撰写解读文字,杨立新撰写典故释义文字,刘春雷负责书稿校订,董伟、鞠天相、曹腾、蒋菊平、赖凌丽、高亮、王怡等承担核对、编辑、出版工作。
《习近平用典》第二辑
作者:人民日报社评论部
出版社:人民日报社
115-116页
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 知之不若行之。
——《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山西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2018级视觉传达设计一班 汤满婷 诵读
诵读人简介:
汤满婷
山西财经大学会计学院2018级视觉传达设计一班生活委员,山西财经大学2018级红色新青年。认真负责,乐于助人,为人开朗热情,喜欢听歌看书。
■解读
2000多年前,荀子说的这句话,揭示出学习的实践属性。100多年前,马克思提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习近平引用这一典故阐述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方法论,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
“现实的成功是最好的理论,没有一种抽象的教条能够和它辩论。”回望过去,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奇迹”,建立世界最大社保体系的“中国故事”,靠的是驰而不息的苦干实干;展望未来,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实现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凤凰涅槃,还是要靠坚韧不拔的顽强拼搏。一打纲领,不如一个行动: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推进各项工作,根本还是要靠实践:只有持续向问题叫板,坚持用行动说话,才能推动“中国号"航船劈波斩浪、行稳致远。
■原典
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 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行之,明也。明之为圣人。圣人也者,本仁义,当是非,齐言行,不失毫厘,无它道焉,已乎行之矣。故闻之而不见,虽博必谬:见之而不知,虽识必妄;知之而不行,虽敦必困。不闻不见,则虽当,非仁也。
——[战国]荀子《荀子·儒效》
■释义
“儒效”,即儒者的作用、儒学的功效。《荀子·儒效》阐述了知与行的关系。
荀子认为学习要落实在行动上。他强调:“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意思是说,没有听到不如听到,听到不如见到,见到不如认识到,认识到不如去实行,“学至于行之而止矣”。他认为“行之则通明于事”,“通明于事则为圣人”,“圣人无他,在止于行其所学也”。
除荀子外,中国古代思想家对知行关系还有诸多论述。如老子主张“不行而知”,朱熹主张“知先行后”,王守仁主张“知行合一”,王夫之主张“知行相资以为用”,等等。需要注意的是,他们所说的“行”,主要是知识分子个人的践行,和马克思主义所说改造社会的实践有本质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