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飘飘胆又肥了。
但有些欢喜,不得不说;有些忧虑,不吐不快。
欢喜的是,近年国人的版权意识,似乎增强了。
易烊千玺和周冬雨的《少年的你》刚一上映,就有很多人直指IP有抄袭东野圭吾的嫌疑。
《少年的你》又名东野圭吾作品集

忧虑的是,当反抄者无差别攻击电影和演员后,大批粉丝赶来对线。
在一次次撕逼后,对话重点,逐渐偏离了反抄本身——
你懂再加工吗?你懂抄袭和融梗的区别吗?
如果《少年的你,如此美丽》不拍成电影
中国人根本不知道什么狗屁《白夜行》

???
擦去满头问号,今天就来聊聊,我们,究竟该如何看待出演涉抄作品的演员?
又如何更好地发声。

关于这部电影,现在有三种极端声音。
一是书粉,不认为原小说有抄袭,只是正常“撞梗”、一般“融梗”、诚心“致敬”。
二是粉丝团体,承认原著抄袭,但认为片方经过很努力地改编,电影与原著已经是两回事。
三是极端反抄者,认为从片方到演员都有罪,都得挨个拎出来骂。

先来看看原小说是怎么“致敬”的——
飘飘放个梗概,大家来猜猜,这是什么作品。

东野圭吾的《嫌疑人X的献身》?
不不不,这正是电影《少年的你》原小说中的高潮冲突。
这部电影改编自玖月晞的小说《少年的你,如此美丽》,影片杀青于2018年9月,经历了多次改档、撤档后,终于在一年后上映。

本来是好事,但迅速有网友指出原小说有多处与《嫌疑人X的献身》相似的地方。

图片仅为撞《嫌疑人x的献身》部分
还扒皮作者玖月晞几乎每部作品都涉抄,前几年就常被网文圈轮撕。
并放出疑似她本人的聊天记录——

咳咳,致敬经典的事,能叫抄么?
这么看,这本小说似乎不像书粉说的那么清白。
那么,经过电影改编后,它又是否做到了粉丝口中的“两个作品,毫不相干”呢?
电影的改编力度很强,很努力,基本跳出了现行法律界定抄袭的范围。
但,却有一种无可回避的熟悉感。
影片保留了小说基础的人物关系,一暗一明的男女主,相约要一起站到阳光下,以及一个怀疑他们、最后又想帮助他们的警察。

不好意思,放错图了。

也诚如一些人辩白的那样,在电影设定中,男女主的性格设定完全不像“雪穗、亮司”。
女主陈念,善良而无奈;男主小北,智商也不高。

可,为什么依然感觉很熟悉?
这就好比男主憨厚木讷、女主灵巧聪慧的配置,你并不会想到郭靖黄蓉。
但,当他们的情感思维是“允许你再找妻子,但她必须是xx,因为她是真爱你。允许我死了你来拜我,但不能带她来,因为我毕竟还是很小气”。
写他们爱意呈现方式,是通过第一次反抗师父“xx不是小妖女”、帮男票拜师学艺、全天下都说他笨但女方就是觉得他很好……
就不一样了,因为这是很金庸式的。
而电影改编不论多努力,整体的思维,也都很日式。
几个街头混混,绑了陌生女孩和男孩,只为逼二人接吻。
有奖竞答:你愿意相信这是日剧,还是中国某山城发生的?

电影中,有一个不惜降职也要帮助嫌疑人,甚至最后诈谎、诱供,才骗出女主真实反应的警察。
请问这是不是国产片常见情节?

电影淡化了小说近乎粗暴蠢笨地复制《白夜行》描述男女主为“共生关系”的段落。

但,痴迷过这些概念的人,不管他们是去太阳下散步了,还是去仰望星空了,多多少少都会觉得熟悉。
我们生活在阴沟里,但有人依然仰望星空

这种熟悉,是多处删改后,依然无可回避的“连续性因果”造成的。

包括男女主爱意以“共犯”形式完成最高呈现、影片高潮主要冲突——
女主杀人后,男主同样替她抛尸、顶罪、装作和女主不认识。
顶罪手法也都是靠袭击陌生人、造成实质犯罪,去巩固警察的相信。
跟着,又都通过大胆骚扰女主,主动引起警察注意。
随后一口咬死接受审判,不翻供,上诉。

《嫌疑人X的献身》
但,电影删除了小说中复刻《嫌疑人x的献身》中女主有完美不在场证据、男主伪造犯罪证据的情节。
使得男女主的对案,徒留“咬死为对方”的情绪,感动观众;摒弃了“包庇犯罪”的案情逻辑,使人联想原作。
这也更单纯,拙笨,更“少年”。

再加上,导演的运镜很牛,全程怼大头,很会拍人物。
纯用镜头语言渲染情绪,取代剧情的重要性。
两个小演员的表演也很好,周冬雨有突破,易烊千玺则太惊喜!

不得不说,这是一次高明的改编。
电影目前的整体剧情,我认为已经和抄袭无关。
只是会令常看日剧、看过东野圭吾的人,有熟悉感。
这熟悉感,是无罪的。
但,我很厌恶,没错,是非常厌恶粉丝以电影改编付出了多少努力、多少心血不断驳斥反抄者……诚然,这努力及成果,大家也看到了,但初衷呢?
这么努力,难道是为了让中国电影雄于亚洲?
抑或是对东野圭吾的人道主义关怀?
都是为了让这部已经投入精力的电影,能更好地上映好吧。

书粉和粉丝的观点谈了,那,对于无差别去攻击演员的呢?
飘飘倒认为,不可以这么粗暴简单。
这不是护着演员,而是,现状是,一旦你盲目去攻击演员,你就失去了反抄者的理智立场。
首先,国内观众在针对出演涉抄作品的演员时,总是很双标。
例子屡见不鲜——
2016年,日本推理大神岛田庄司在微博爆出一串连环抄袭案:
经典国产剧《少年包青天》抄袭《金田一少年事件簿》(实际不止抄了这本),《金》又抄了他的代表作《占星术杀人魔法》。
现在《占星》的正版书已经普及
读者们就不会这么宽容了吧

然而他想得太美好,仅是在他这条微博下,就有很多人无法抑制的、一边不痛不痒地说是抄了,一边拼命表达自己对《少包》的热爱。
甚至无理狡辩、贬低原书,完全没想过这对原作者是怎样一种伤害。
国产侦探喜剧最好看的没有之一
日文是不是抄袭了中国汉字?
这本书看不下去,少包良心剧啊

当时此事也有几个热搜,评论也是维护居多,更没看到有谁去指责演员,夸演技的倒是不少。
包括抄袭日漫《月光馆物语》的《红苹果乐园》、抄袭日剧《麻辣教师GTO》的《十八岁的天空》、抄袭《最后之舞》的《王子变青蛙》、抄袭《老友记》的《爱情公寓》(现在还出了第五季)……
也都成了主演们的代表作,观众心中白月光。

除了这些老戏,近年涉抄IP改编,风评也很两极,基本就是演员演技受到一定认可的,自己喜欢的、有滤镜的,不骂。

针对如刘亦菲、杨洋这类演技一直被诟病的演员,敢演涉抄作品?
狂骂。
说到底,一些人反抄的标准就是——
自家的房子塌没塌。

如此反抄,是怎么都不会有结果的。
另一个我认为粗暴骂演员,会使反抄行为丧失理智的原因就是——
普罗大众其实很难得知,演员们到底知不知道ta接下的本子是涉嫌抄袭的。
如果不知道,狂骂似乎没理由。
陈道明、周杰、李冰冰、陆毅、范冰冰等奉献了精彩演技的演员,可能会知道《少年包青天》几乎每个案件因果都是抄袭日本的吗?
应该不知道?毕竟整个剧本嫁接很完美,当年网络又不发达。
应该知道?毕竟第一部时就被批了,摄制方也有回应,第二部编剧咬牙写了几个案子。(但依然有抄袭,唉,这样直面“国产经典影视剧”真的很痛苦其实)
在借用时,正是考虑这本漫画在日本比较成功
而在国内知道的人并不多

《少年包青天》百度百科
似乎怎么都说得通。
这里面又涉及到:演员是压根不知道、是出演前知道、还是播出后才知道……
所以真的很难界定。
就像很多网友都认为,易烊千玺曾经推荐过《白夜行》小说,就应该发现有抄袭,他是知抄演抄,理应受到攻击。

但我们也看到了,电影所呈现的故事,这种感觉是很薄弱的。
电影剧本还将整体重点转移到“反校园暴力”,后期几乎零宣发,主演也只微博发了反霸凌的话题,没有像某仙侠剧那样大肆宣传IP。


似乎不能仅因为演员看过《白夜行》判定什么?
可,网络反抄沸沸扬扬,知名经纪人还爆料:演员陈坤曾因小说涉抄、拒演过这个作者的作品。

要像粉丝那样,咬死说演员完全不知道,似乎也只是靠想象、无脑护。
虽然我也能理解粉丝目前的心理——
自己爱豆第一部卖演技、表现不赖、跳出粉圈面向大众的电影作品,根源却似乎很不光彩,能不抓狂么。
但不断下场对线,并不能真帮到爱豆,毕竟这不是反抄者的错。

那什么才是有用的呢?
我认为,暂时不下任何猜测性结论、单纯科普IP相似段落,才是目前最好的方式。
因为,知不知道,不是重点;
在不在乎,才是。
今天晚上,电影导演曾国祥首次回应关于原小说。
称:“原小说只看过一遍,就放到了一边,至于东野圭吾那本真的没读过。”

似乎完美甩掉?
可,购买IP只看过一遍,就丢给编剧大刀阔斧地改,还真是很轻易啊。这么轻松,那也只能说风险是自己应该承担的。
实际上,不论片方知道原小说涉抄与否、也不论演员知道与否。
这件事归根结底的迷惑就是,为什么。
为什么这么不重视?
为什么这样的事,屡次出现?
为什么这些原小说作者都是一早就有这方面争议的,有的甚至因抄袭被小说网站通报警告过,却似乎无关痛痒?
为什么观众已经慢慢接受精彩的原创剧本越来越少、接受网文IP改编,片方却连起码的不涉抄都不能保证了?

是这个竭泽而渔的网,越缩越紧了?
是网文IP市场资源急剧锐减,让大家抢破了头,抢迷了眼,以至于连剧本来源这样大的事,都无所谓?扫过一遍就得了?
是认为自己有能力包装到认不出来?
还是,认为这样的麻烦和争议,本身就是一种噱头,一种宣发?
我们无从得知,只知道很多不该获利的人,因此获利了,在这个利益链里,任何获利者都应该承担其丢掉责任的风险。
所以我认为在不盲目的前提下,理智的反抄,是好的。
如果片方觉得很麻烦,那就对了。
如果演员觉得很后悔,这就好了。
如果有哪一次,片方赔到去告小说作者(在法律上这是绝对正当维权、且受保护的)那就成功了。
今天,一个同事发了一句话,让飘飘无比敬佩且感叹。

佩服她的理性、强大共情,以及感叹这种原本不必要的羞耻感。
如果通过一次次的反对,能让大家在购买版权、接戏前,有起码的调查、惧怕意识,那么这其实也是一种保护吧?

除了让原创者不寒心,也能让用心演戏的演员,不再惹得一身污水。
能让诚意满满的团队,不再费力不讨好。
能让喜欢演员、喜欢导演风格的观众,不再带着负疚去看,这样不好么?
事实上,近期真的看到一些让人欢喜的变化。
像经典言情小说《十年一品温如言》刚刚立项影视化,就有大批网友曝光它多处撞梗一本韩庚、金希澈的耽美向同人小说。

图源微博,未尽录
争先抢饼的粉丝,也有了慢慢观摩的理智。
这其实已经是进步了,虽然,这条路,我们要走的还很长很长。
最先要克服的,居然是自己心底的喜欢。
可悲,可笑,可敬。

别再逼观众耻于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