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行业动态    禅弓与禅修

禅弓与禅修

阅读量:3886000 2019-10-28



释永信
少林禅武合一是少林禅修的特色,少林禅弓是少林功夫的丰富与补充.作为一种具备涵养人格教育功能的文明形式,弓术的修行次第与禅修所追求的“无我”,颇多相合之处,循此修行,必能大有进益。少林禅弓的推广是贯彻少林寺禅武合一宗旨的创新途径,是当前保护佛教价值和传统前提下阐道弘法的新发展,也是实现以少林寺为表率,建设全球性禅武文化的有效方法,是少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光大佛法提供具有时代风貌的新形式。《大宝积经》卷一百十六记文殊师利菩萨说:“如人学射,久习则巧,后虽无心,以久习故箭发皆中。我亦如是,初学不思议三昧,系心一缘,若久习成就,更无心想,恒与定俱。” 正表达了习射与修禅的深厚法缘。

少林修禅,最为看重的乃是明心见性,考察万法传存的源流,诸佛修证的根基,大都根植于“般若性空”的无边涵养之中。举凡所谓定慧、寂照、明静等概念,正与禅定同出而异名,都是对于这种修行关键意义的强调。少林武禅是学佛修禅的法门之一,修习者以武艺锻造身体的同时,能够在内心深处冥思少林禅宗诸般要旨,以武悟禅、以禅证武,武禅映照,以习武实践达致顿悟旨归,明心见性,专注用功,身心并进,明了佛教禅宗智慧的真谛、进而体悟宇宙人生的本真,是少林修禅的重要法门。禅弓的修行,与禅定的修行次第多有相合之处,对于接引初学,开蒙进道,颇有助益。
修行禅定需要修习者在身心等方面有所准备,因此,也对修行者的素质提出了一定的基本要求。戒是根本,严持净戒必须做到,持戒是为了修习禅定,而修习禅定需要专住一境,心不散乱,持戒便应发愿修定,修习禅定,至为重要。先贤从持戒清净、衣食具足、得闲居静处、息缘诸务、近善知识等几个维度,实际规定了的修禅者所应具备的若干基本条件,将之总结为“具缘”。
佛经有云:“佛法有二种健人,一者不作诸恶,二者作已能悔。” 与此相应,少林禅弓对于修习者的学习、训练、竞赛过程,乃至弓箭器材场地、技术动作,都有着严格明确的规定。在通过竞赛呈现修炼成果方面,对于修习者通过努力练习所收获的提升最为看重。
无论原本的基础如何,重要的是在统一尺度及评判标准之下,完成对于自我的超越——“依因此戒,得生诸禅定、及灭苦智慧”, 这就是说修禅者应该做到“持戒清净”,必须遵照规则坚持修行。佛门广大,对任何有心求法修禅的人都敞开着大门,芸芸众生各自的资质不同,过往的遭际也不一样,几乎不可能强求一致,而严谨精深的规则,为广大欲进入修禅法门的修习者提供了明确的指南。

一、消除负面情绪
《遗教经》有言:“心之可畏,甚于毒蛇、恶兽、怨贼、大火越逸,未足喻也。譬如有人,手执蜜器,动转轻躁,但观于蜜,不见深坑。……是故比丘,当勤精进,折伏汝心。” 人生在世,如何保持初心,是一生都要面对的重大课题。
作为少林武禅体系有机组成部分的少林禅弓,对于修禅者来说,是追求本真的一种方法。禅弓的修行提供了这样一个机会,让修禅者明白,禅并非遥不可及的玄虚幻觉,而是任何人只要发愿用功修行,都有机会受益的圆融境界。无胜负,无人我,能够摆脱种种执念,使人从妄见、嗔怒和痴愚中摆脱出来,给人带来平和喜乐的心境。先贤指出修习止观需要呵五欲、弃五盖、调五事,正是对止观平和心境的推崇。
少林禅弓对于动作的规范性和修行规则的要求比较严格,对于想要深入进行精神修行的人来说,严苛的环境要求貌似是一种苛求,但却是修行的最佳助力来源。因为面对着负面情绪的困扰,很多人可能会选择绕开,其实这种逃避反而使人被囚禁在自己的行为当中,被囚禁在贪嗔痴慢疑念头的桎梏当中。正如《涅槃经》中所说:“莫轻小罪,以为无殃,水滴虽微,渐盈大器。” 正念的力量能够将人从这种桎梏中解脱出来,消弭负面,温暖人心。禅弓的修习,能够帮助修习者借助外在的行为处理自己的不良情绪,找到疏解方式,活得快乐,令生活充满喜乐,催发心中正念的种子。
禅弓的修习可以帮助人们碰触到这颗种子,开始培养正念的能量,培养这种不能由他人施舍而必须经由自己努力用功得来的自由。修习禅弓时获得的安详和喜悦,将使我们在未来生活中获得安详和喜悦的能力,在禅弓中得到如此的身心体验,未来的生活中同样可以得到。

2018年11月第一届少林禅弓培训合影
二、保持精神专注有一个传说讲到:古代有个人,射箭百发百中,自以为天下无敌。他碰到一个禅师,要求比试箭术,禅师带他到万丈悬崖之上。禅师站在悬崖边上,从从容容发了一箭,回头看那人,浑身却如筛糠一般伏在地上。佛弟子的所学,就是戒定慧三学。如《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杂事》卷十二记:“若人无定心,即无清净智,不能断诸漏,是故汝勤修。” 把心神收摄在一处,长聚而不散,便是生起长养功德的丛林,便能发生无漏智慧,能尽苦源,断惑证果。人生活在社会之中,俗世的干扰几不能免。
因而修习禅定的用功过程中,必须具备高度集中的精神专注力。面对世间色、声、香、味、触,凡夫俗子难免受其诳惑,心生爱著。所以修禅者强调深明五欲之过罪,屏除其干扰,称之为“诃欲”,佛学中将禅定用“心一境性”来形容把心约束在一处一境。一般人做事心猿意马,心力分散,因此把无穷大的潜力埋没掉了。禅定的功能,就是要把无穷大的潜力开发出来;开发潜力,则一定要先对治散乱心,不让它东攀西缘。
正因为如此,在起步阶段,修习禅弓的时间应当固定而有规律,根据自身的时间状况,或是日日修行,或者三日一次,或者每周一次。修习禅弓时,要保持一种沉静肃穆的精神,对于初学者来说,所谓沉静肃穆的精神不是很容易把握,所以在动作规范的要求上会非常严格甚至严苛。初学者会觉得受到的“限制”比较多,但这种对于形式的要求是由表及里地帮助修习者逐步增强自我控制的能力,否则,在定力还很弱的阶段,禅修的进益会非常缓慢。
随着禅弓修行的深入,修禅者的身心逐渐在规范的磨砺下得到充分锻炼之后,能够做到随时随处保持正念。这时,外在的强制性规定会逐步让位于内心的自我要求,此时的禅弓更进一步升华成为印证修习者禅修境界的新意味,哪怕仅仅是回到修习禅弓的心境当中,修禅者同样可以获益。到了这样的境界,所谓规范早已为修禅者所内化,自身会发生令人为之赞叹的显著变化。

2019年第三届少林禅弓比赛裁判人员与工作人员合影
三、调适身心状态少林禅弓从传统射箭技艺中汲取丰富的养分,充分重视对于传统射法中身心调节方式的运用。比如呼吸就是自然赋予的最为重要的自我调节方式之一,良好的呼吸方式有助于防止散乱,保持身心统一。传统射箭技法强调的“下气舒胸”,就是从身体姿态的角度对习射者的呼吸动作提出要求。少林禅弓特别重视对于呼吸的调节,修禅者修习禅弓,有助于学会把呼吸作为调节身心的手段,防止精神上的散乱,集中精力助力正念。修习者能够在自我关照下不再“胡思乱想”,这这对于禅法的修行,有很大的助益。
少林禅弓的练习方法、训练理念是以少林武禅为思想导向,在传统射箭技术和当代传统射箭运动实践基础之上归纳总结而来,是对中国传统射箭技术的继承和发展。它既包括少林功夫传统的站桩与调息内容,同时将禅坐静心的身心练习与传统射箭的引弓发劲结合在一起。
因此,修习者在学习禅弓过程中应当学会将每个动作作为一项仪式:取弓时,取弓便成为当下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搭箭时,搭箭便成为当下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审的时,箭靶便成当下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放箭时,撒放便成为当下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如是这般,弓与箭、开弓与撒箭、中或不中,便都成了禅,循此修行,便可由弓而至禅,生命中的其他的时光便无差别地处于正念正觉的护持之中,不再仅仅局限于例行的修禅、诵经、祷告或是练习禅弓的时间桎梏了。
禅修的重要目的之一是令身心得到真正完全的恢复与放松,相信很多人都有过疲劳过度,如何休息也很难恢复的经验,而强度适宜,节奏和谐的禅弓修行,则是舒缓身体和心理紧张,解除扰乱和障蔽,排遣忧愁和烦恼的良好方式。这也就是为什么,在习射同时,要不断进行站桩与坐禅的训练。因为,放松不是修禅的惟一目的,但是学会放松,实在是禅修必经的起点。身体放松、头脑清醒,心境平和,是禅修深入基本路径。
与中国传统射艺相适应,禅弓要求修习者形端志正,基本站姿则要保持“宽裆下气舒胸”,加上“五平三靠”的撒放要求,在开始的时候难免令修习者觉得难以适应,但随着练习的深入,这些姿势通顺以后就会变得非常舒服,对身心健康状况也更有益。熟悉动作之后,比如练习禅弓时的身姿强调正直而不僵硬,熟悉基本动作之后,便进一步追求呼吸撒放之间的这种境界,寻求停顿从容、安详大雅的风格境界,而境界的追求则是无比深奥也无比美妙的过程——虽然不知道这个过程要持续多久,然而我们确信会在某一刻蓦然回首的灯火阑珊之中,终将寻得。

四、关注当下自我过去已成往事,未来尚未发生,能够把握的就是现在。关注当下,观照事实,才是正确的修禅方式,是参禅的正途。禅弓修习过程中很重要的一个要求就是实事求是:初习动作时的不舒服,呼吸调节不顺畅,瞄准时不稳定,发箭后的不准确等等,一定要正视这些状况。因为它们——也包括这种种状况带来的各种情绪,代表着自己当下的真实状态,正是要在此等基础之上,培养定力,感受得失,并尽力创造内心的安详,追求雅致的喜悦。
如此这般,便能使内心宁静,获得对生活和世界更广阔的视角,更超卓的认识,对周围的一切作出更为善意慈悲的反应。换言之,禅修功夫逐步加深。对于修禅者来说,禅弓既能调节精神,也能和谐肉身。通过禅弓来修禅,使身心两方面都得到锻炼,心气和平,身安体静,修禅者能够专注于自身,更为真切地认识自我,更为安稳地把握自我。
通过禅弓进行禅修,这是一个美妙的现实状态。持弓者完全是自己,跟随自己的呼吸节奏,感知自身的存在,觉悟自身存在的意义,认清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保持这种专注的心流,沉浸于自己正在进行的活动当中,真正享受当下的生命,遵循准确的动作和规范,享受禅修的体验。体验那张弓,体验每一支箭,体验撒放,通过对于自我知觉而提醒自己,我正在修习禅弓,正在通过禅弓体验禅。无论射中还是没有射中,无论风力如何,距离远近,都保持着体验禅的念头,每一次撒放,都不是机械的重复。
当我们深入沉浸禅弓修行中的时候,就是真正地投入到正念当中,那么修习者就会把自己的每次呼吸、每个动作、每次撒放视作生活的努力和生命的奇迹,随着专注心流奔涌而来的真挚喜悦就会充盈内心,恰如心花开放。修禅者,对于自身当前身心状态的觉知,是非常重要的。禅弓的种种规则,其着眼的重点并不在于“拘泥”,而在于帮助初学者把握自己的心念,产生对于当下所做事情的真实认知。
如果借助禅弓的修习逐渐培养起“正念”的能力,那么,每当修习者取弓、挂弦、搭弓、上箭、瞄准、撒放、中或者不中的时候,都是增进禅修、参透禅义的绝佳时机。进而觉知生命中的每一次呼吸、每一个动作、每一个念头、每一种感受,以及全世界与自身有关的每一件事物。

五、坚持追求正念达摩祖师在嵩山的山洞之中面壁九年,所谓“精诚所至,金石为开”。面壁九年的结果是影透入石,身影刻入山洞石壁而不磨灭,可见修行态度之诚、意志之坚。禅弓是放松身心的一种方式,但它仍然是禅修的一部分,修习者在整个过程中的正念专注,使禅弓与作为竞技的射箭项目或者作为娱乐的射箭游艺产生了根本的区别:
禅弓的着眼点在修习禅法,那么无论其形式如何,是自修,是共修,甚至采用带有竞争性质的比赛形式都没有关系。因为在这些过程中,首要注重的目标是为修习者提供各种帮助修禅的身心体验,要求修禅者在自我觉照的状态中辨认这些体验,并学习如何正确应对这些体验,从而领悟禅机,深化修为。这与竞技体育追求战胜对手取得胜利,单纯娱乐游艺消磨时间的目的不可同日而语。禅弓修习者应该对此具有清醒认识,在习射的过程中注意保持禅修正念。
修禅十分重视正念,也就是必须要对当下的事实保持头脑清醒,这种修行可以贯彻在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禅弓的修行,是很好的引导,能帮助修禅者建立日常生活与修习禅法之间的有机联系。见性成佛需要开悟的力量,佛法广大,修习禅法,正是追随先贤觉悟的脚步。我们可以想象那些已经获得正觉的人,我们在修习禅弓时获得的进益,正是先贤所获得的;我们所到达的境界,正是先贤们所标示的;我们体验到的欢喜,正是先贤所印证的。
而我们贯彻自身禅法修为而外显出来的禅弓功力,正是对未来同修做出的最好榜样。“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通过禅弓的扎实修行印证禅法,便能使这些经历成为通向无上正等正觉的苦海津梁,便能学会努力解决生命中种种层出不穷的棘手工作和艰难挑战,时时保持专注,处处做到醒觉,具备随时应对困境的能力。
禅弓的修行有利于提高正念:把注意力集中在动作上,保持醒觉,在准备放箭的过程中随时应付可能出现的各种变化,及时作出调整,这就是正念。这样的过程会不断强化个人平复心情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平静心态的保持和良好的自我控制都是必需的。而通过禅弓的方式则会帮助我们获得禅修的助益,能够帮助我们把握自己,提高自我恢复能力。
因此,对少林武禅而言,禅弓既是手段,也是目标,既是善因,也是善果。当我们为了获得定力,增进禅修,以禅弓而修禅,那么禅弓就是种子,就是手段。另一方面,我们通过禅修获得进益,又可以通过少林禅弓这样具体外显的形式而得到印证。当然,总的目的是为了最终获得正觉,使修禅者真正获益,使我们从失念散乱中得到解脱,得到内心的平静,开启无上的觉悟。

第三届少林禅弓比赛期间大和尚与承办方领导、部分工作人员、参赛武僧等合影
小结:少林禅弓与参禅悟道法华经云:“佛自住大乘,如其所得法,定慧力庄严,以此度众生。” 佛教通过修禅来培养一种有别于日常小聪明的、能照亮我们生命的大智慧,对于万事万物,须有正确的妙智寂静观察,不妄执,不颠倒,断绝贪嗔痴,最后求得生命中烦恼痛苦的解脱,方能获得利益安乐。禅定,是智和定的意味。佛法广大,宗派很多,汉传佛教到现在还有八大宗派,虽同为修禅,却是各有方便法门。尽管如此,各个宗派之间不尽相同的法门却有根本上的共同点,那就是都要参禅。宗派不同,只是参禅方法不同,而对于禅的认同和追求却是一致的。
少林禅武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沃土中,在中华历史上绵延数千年,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国民的思维意识,是具有代表性的中国传统文化,其蕴含的文化价值符合社会发展所需。少林禅弓是少林禅武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为无法直接用语言文字来表达的“禅”,提供了一个人人可以亲自去做,最终见性成佛的参证路径。只要一步一步练下去,就可以对禅修逐渐产生透彻真实的理解。
六祖慧能有“外不著相为禅,内心不乱为定”的开示。内心不乱,也就是“不动心”,这是禅宗的根本,既是一种大的智慧,也是一种坚定的信念。这种大智慧、坚定的信念是怎么获得的呢?显然不是单纯靠“想”,也不是掉书袋卖弄掌故得来,因为禅不是靠想出来的,禅和世间的所谓学问更不是一回事。古来禅宗的重要特色就是“教外别传,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这智慧和信念是无法用文字能传达过去的,而需要自己直接去感受,去体验。佛陀说法四十九年,没有说到一个字。
这种无法用语言文字来传达,只能靠自己内心去感受体验的东西,就是禅。
所以禅宗讲究亲自去做,参话头,参公案,最终还是让人放弃妄想。练就不动心,就不再贪生怕死,练就了“不动心”的人,也就没了烦恼、没了痛苦,成为真正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的人。少林武禅就是通向不动心的一条大道。
少林武禅作为学佛的一个法门,是要求用一颗参禅心去习武,离开了这课禅心,“武禅”也就无从谈起。少林禅弓也是如此,内外贯通,外在形式与精神内核巧妙结合,透过弓术射艺的外表,直达少林禅法的核心。少林武禅的极致,就是练就“不动心”——内心不乱是为定,外不著相即为禅。
通过提倡少林武禅,可以把禅的精神带进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去。在现代社会当中,射箭已经从生产战斗技能发展为竞技或游艺项目,变成人们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如前文所述,少林禅弓的修习能够帮助修禅者消除负面情绪、保持精神专注、调适身心状态、关注当下自我以及坚持追求正念。此时,当名为“禅弓”的习射活动作为佛教修禅的法门时,习武又成了宣法参禅的有效途径——有效地把禅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结合到一起,与前代学者赵朴初先生提倡的“人间佛教”,先贤净慧法师所提倡“生活禅”类似。今时今日的少林寺,得天独厚的弘法工具就是少林武禅。这也是提倡少林武禅的真正价值,——为人们提供一个有效的参禅程式。
毕竟,脱离了日常生活,禅也便像花儿离开了泥土,成了“枯禅”。六祖有偈云: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 这个禅,那个禅,千禅万禅也不过就是一个目标,那就是为人们生活带来幸福。

在线QQ咨询,点这里

QQ咨询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