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很多朋友建议我再写写布拉格,或者附近其他什么地方。可能这地方确实太美了,说流连忘返不为过。这座现在已经俨然成为世界旅行热点之地的中世纪都城得到了太多人的向往,比如能在老城广场喝杯咖啡、聊着天、晒太阳,一副悠然自得,仿佛在中国确实很难体验到。但是,此处插播一句,其实,若心有住,则为非住,如果心态还好,一把高脚凳,一杯啤酒,一盒香烟,在北京的闹市中也可以搞出柏林街角咖啡的味道。这个场景我还真见过。

身边的朋友对布拉格很向往,各种各样的问题也竞相提出来,今天我就另起一篇,给即将到这里旅行的朋友一些建议,关于布拉迪斯拉发或者其他城市,以后有时间再写。今天的主题是,欧洲虽然文明,但骗局依旧存在。
骗术一:金融诈骗,哈哈

标题玄乎了,先讲个故事吧。有一天,我和狐狸从共和国广场地铁站上来,直行了大概三几十米,有一个KB银行的ATM机。KB银行是捷克最大的银行之一,因为和国内的华夏银行签有合作协议,我一般会在那里取现,能省掉不少手续费。

起码在当时吧,捷克是不存在手机支付的,信用卡倒是可以用,前提只接受MASTER或者VISA,所以口袋里多少需要备些零用钱(否则买瓶矿泉水也用信用卡真的会被鄙视的)。

我当时很顺利地把卡插入ATM机,因为对KB银行的操作系统已经非常熟悉了,虽然不认识捷文,但取钱还是小意思的(有点儿像农村的文盲老太太打麻将照样顺溜儿美滋滋)。当时印象是取了2000捷克克朗,相当于人民币600大元吧。

其实在这个过程中,我用“旁光”已经瞄到10几米处有个老太太不停地寻么我。现金到手后,老太太施展闪转腾挪术,几步抢过来,拿出钱包,开始哇啦哇啦狂飙当地话。这个时候,你一定要警惕。因为如果只是老北京秀水街“切汇”的行为,那还好,也许还能落个双赢。关键这老姐姐未必想和你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她比划着,大概意思是问你,要不要把整张的克朗换成零钱,比如来4个500一张的,毕竟在中国,您拿着这么大额度的钱买北冰洋也不合适。

你可能会觉得,唉呀,老人家一定是年轻时候受布尔什维克的教育,和姆们都是共同的信仰啊,想人之所想,雪中送炭,旱中送扇。结果,一小时后,你就会发现,老太太换出来的钱根本花不出去,搞不好还会被报警,因为这票子压根儿就不是捷克克朗,而是早就不再流通的白俄罗斯卢布。对中国人来说,捷克文和俄文好像也大差不差的。

此时此刻,您以为受到布尔什维克教育的老太太可能已经在旁边超市采购好猪肘,准备晚上全家大快朵颐了。
骗术二:美丽的吉普赛女郎

这个也不涉及种族歧视,讲真,在北京打架我也不算老炮儿,到国外更不敢跟坐地炮杠呲了,只是就事儿论事儿。

在捷克有大量的吉普赛人,这些人别说户口,连国籍都没有,天天开着大篷车四处游荡,小孩子也不上学,关键也没有“盲流儿”读书的学校。

其实宋丹丹那句话说得也有些道理,盲流儿盲流儿,离流氓也就不远了。吉普赛人在捷克的生存方式基本是:1.算命;2.偷盗;3.乞讨;4.演出。至于有没有抢夺,我不太肯定,听说是有的,但暂且不提了。

当然,我觉得他们的演出还是蛮精彩的,比如有次我和狐狸在BRNO,突然发现街上多了很多警察。就这种城市,平时一礼拜你都不见得能碰见一回条子,结果那天是全城戒备。后来原因找到了,一辆吉普赛大篷车正在城市中心广场演出。

说实话,他们的节目水平挺高的,一个老爷子打扮得像王洛宾似的,在舞台上唱着民族歌曲,声音浑厚有力,旋律还很优美,旁边有8个妙龄少女,穿着吉普赛大裙子翩翩起舞,我个外行人看,和著名的银河少年艺术团相比,水平也不居于次。而整体演出质量,比只会银枪刺喉、胸口碎大石或者跳光屁股舞的中国草台班子不知道高出几百万倍了。

但这时候你一定要想,如果只是一场大篷车的演出,需要全城警察出动吗?来俩城管足够了。所以,每每有吉普赛人演出,我和狐狸都是躲得远远得,高兴就看一眼。因为大概其知道他们要干什么,在人群当中,那些混杂着的留着小寸头、棕眼睛,眼光冰冷的人。面对着极度的不友好,与其心怀惴惴,不如逃之夭夭。

同理,遇到算命、乞讨的吉普赛人,最好的办法也是远离远离再远离,因为你根本不知道她到底是不是残疾,是不是真的遇到难处(反正有那么几位你是天天可以见到的),更重要的是,你压根判断不了自己想给的钱是不是他们想收的数儿。而吉普赛人的哲学就是,我的东西是我的,你的东西我想想办法也是我的。中国人讲究强龙不压地头蛇,最好的办法还是躲开为妙。
骗术三:广场杂耍和特卡切夫腾跃

其实这都是老桥段了,1980年代我在北京的大街上就见到过摆象棋残局或者猜瓜子儿的,其实大同小异罢了。

在布拉格广场,有时候会有个别人,弄一个单杠式的架子,让你做悬垂,如果能坚持2分钟,就可以获得1500捷克克朗的奖励。当然,前提是得先交几百大元的“报名费”。大家上中学体育课的时候可能都训练过曲臂悬垂什么的,觉得坚持两分钟不算什么,其实这里面大有文章。国内操场上的单杠都是反复全固定的,否则真摔了人,责任方赔不起,而布拉格广场上的杆儿却是转动的。而且细看你会发现,这些“镚子手”们在不停地擦拭横杆,简直比童非耍单杠还要认真,仿佛为了保持器具的卫生,实际呢,则是不停调整螺丝。转动的横杆,即便李小双或者涅莫夫,我看也未必能坚持2分钟。那个自吹天下第一吊环手的二货陈一冰能不能坚持,不知道,他不是什么都不服么,可以去试试。
骗术四:远离小动物,死忠党除外

这个情况最早我在布达佩斯就见过。一哥们,打扮得就不好惹,弄一老鹰往渔夫堡那儿一坐,跟一青皮似的,估计是收费拍摄。几年后郭德纲他们做节目去渔夫堡,又见到这玩儿鹰的哥们,还是那身装扮,俩人倒是亲亲我我。不过大多数人还是很识相的,整个儿马伽什附近人来人往,基本上都不去招惹他。

布拉格也是类似,广场上有两种动物,一种是弄个超小的动物园,里面弄几只羊驼或者带有于谦骨血的小矮马什么的,明码标价,多少钱喂一次,还给你提供饲料。“狐狸”就喜欢跟那儿转悠。

还有一种就没谱儿了,有人会拿染料给鸽子之类的涂上颜色,然后你看着新鲜,怎么还出来粉色的鸽子了?过去拍照,快门儿刚一按,就会有条大汉过来收钱,这个钱足够在北京的饭馆儿吃一盘儿熏鸽子了。同理,在布拉格广场,还会有一些人化妆成小丑啊,花瓶儿女孩之类的,一旦你和它合影了,不甩下几十块钱(我指人民币)门儿都没有。那穷凶极恶的态度,让人不寒而栗。

在布拉格,其实保护好自己的办法也很简单,一个是我刚才提到的,远离吉普赛人,与此同时就是远离阿尔巴尼亚人,或者再加上科索沃人吧,保加利亚人稍微好点儿,就是在广场上贩卖点儿纪念品,大多能做到公买公卖,一般布拉格本地人或者到此旅行的德国人(德国人占大头啊)、美国人、北欧人都是没什么问题的,总体而言素质是蛮高的,为人也比较热情。叙利亚和库尔德人当年没有,不知道现在过来没有,东欧国家对这种难民比较排斥,估计不会太多,有的话也给安置到美国军营附近了,威胁应该不算太大。

总而言之,布拉格很美,这在上期文章中向大家做过介绍。布拉格也还算文明,人与人之间的相处,还是比较接近发达国家的价值观的。只要稍稍注意点儿沟沟坎儿坎儿,顺便在国内换点儿欧元,就完全可以到那里畅快地旅行,欣赏怡人的风景,享受温暖的文化。甚至我可以极端地说一句,水平的骗局,在北京,还叫事儿吗?(猴猴于2019年10月18日)